片场|艺术家:马龙·沃布斯特

 
南柯画廊欣然宣布,将于82日欣然呈现群展项目《片场》(On Set)。从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出文化工业 (Culture Industry) 的概念起,电影生产开始被当作流水线式的工业生产看待。
 
展览中的艺术家马龙·沃布斯特(Marlon Wobst),1980年出生于德国威斯巴登,现工作与生活于柏林,是一位以其超现实、幽默且聚焦身体主题的绘画作品闻名的德国艺术家。他的创作围绕身体形象、身体优化与审美标准等议题展开,将具象与抽象元素巧妙融合,并以独特的游戏性讽刺手法呈现。沃布斯特的艺术实践主要涵盖油画、毛毡以及版画媒介,例如他以“OMFG”“ROFL”等流行文化主题创作的六色石版画系列,展现了其对日常场景、身体动作与社交媒体文化的关注。他运用粗犷笔触与抽象的人体形式,对“完美主义”的观念提出批判。
 
沃布斯特的作品曾在多家重要艺术机构展出并被收藏,包括柏林乔治·柯尔贝博物馆(Georg Kolbe Museum),他曾在此参与与柏林艺术大学(UdK)“硕士奖”相关的展览项目。他也曾在齐根艺术协会(Kunstverein Siegen)和哥本哈根的夏洛滕堡美术馆(Kunsthal Charlottenborg)展出,其在当代艺术界的影响力持续增长。这些展览与机构的收藏不仅彰显了沃布斯特独特视觉语言的感染力,也反映了他在艺术评论界与藏家群体中的持续共鸣。
 
 
马龙·沃布斯特
巨浪, 2016
三联布面油画
200h x 120w cm x 3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作为展览《片场 On Set》中最具图像叙事感的艺术家之一,马龙·沃布斯特(Marlon Wobst)以其一贯柔和、模糊且充满讽刺的绘画语言,塑造了一组处于“编剧室”想象边界上的角色形象。他的作品《巨浪》(Große Welle) 由三张油画拼接构成,画面中三具不同肤色的身体正在海浪中翻滚、漂流、嬉戏,观众只能看到他们的下半身。沃布斯特在此剥离了人物的面部、身份与情绪,将其简化为动作、节奏与身体本能的编排,唤起人们对匿名性、共通性以及肉身在自然元素中释放的联想。这组三联画被安排在展览的顶层空间,与马蒂娜·波普描绘天空的作品形成互文。它们如同镜头中的“逐帧分析”,呈现的是表演者身体动态的细微起伏,似乎是某段尚未定稿的戏剧片段正在被反复检视与剪辑。
 
马龙·沃布斯特
灰色日光, 2018
布面油画
190h x 210w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展览另一层空间中,沃布斯特的另一件作品则延续其一贯对“身体形象”与“角色身份”的模糊建构。在这里,画面中的人物仿佛是被挪用的“替身演员”或正在等待上场的“候选者”,他们没有明确的表情,也没有清晰的场域背景——却正因此构成了剧本与剧情尚未落定前的精神状态:一种在潜台词、草图与记忆中交织而成的视觉临界点。沃布斯特用粗糙的笔触与柔和的色彩打破了现实主义的逻辑,使绘画成为对影像生产机制的一种温柔干预。
 
马龙·沃布斯特
无尽泳池, 2018
布面油画
110w x 120h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在展览《片场》的总体语境中,马龙·沃布斯特的作品揭示了“角色”如何被文化工业不断生产、剪辑与再现。他模糊的形象语言对抗了图像世界中的标准化身体和明确角色,将创作转化为一种关于“不确定性”的哲学思辨。在这个充满影像符号与制作痕迹的虚拟片场中,沃布斯特的画布像是一块温柔的幕布,投射出的是未曾完成的剧本与始终模糊的真实。
 
2025年7月30日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