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画廊欣然宣布于2023年7月8日呈现群展项目《在肌肤与肌理之间》(The Skin),参展艺术家包括:钱丽丽(Lili Qian)、章烟朦(Yanmeng Zhang)、周正媛(Zhengyuan Zhou)。群展将三位艺术家汇聚在一起,根本在于他们无疑非常专注技术议题如何在社会各微观层面,对当代人身体潜移默化的控制,从而产生异化。无论是当代技术对爱欲的干预,还是将人的身体肌肤进行地质意义上的异化,亦或是西瓜、篮球、美式撞球这些日常物在语境语义上的重新嫁接。
章烟朦
房间, 2019
布面油画
80h x 80w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展览之始,章烟朦的这一系列的作品在母题为《去咖啡因的爱》(Decaffeinated Love) 的系列之下。咖啡因,作为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拥有咖啡因成分的咖啡、茶、软饮料及能量饮料一向十分畅销,埃隆·马斯克曾宣告收购可口可乐公司,并将可卡因重新加进去。从某种意义上,这种19世纪创世的饮料包含一些因素:高糖分,低成本,咖啡因,高广告价值,使饮料对人类的意义完全改变,欲望取而代之成为必需品。章烟朦的绘画中的人物呈现抛光瓷器一般的肌肤,上世纪外销瓷器品是外贸交易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它们常常被用来塑造一些社会名流和外交人物。而八九十年代每家每户橱窗中相拥接吻的瓷器人物是标配。而这里,绘画《无尽的爱》(Endless Love) 也是一对纠缠中的人物,艺术家将人物描绘成一对同性情侣,其中一人物无表情的头部使用特写的方式被切割开,独立为静物绘画,空洞的表情指向其与情色意味的割裂,“资本主义加速了社会的色情化进程,它将一切事物当作商品展出,请所有人观看。除了性,这些展示毫无用途。它将爱情粗鄙化,变成色情”。韩炳哲在《爱欲之死》中阐明了在新自由主义社会,原始的欲望如何被剔除,从而成为可以被资本主义流通的色情。《Man, Woman, and Blue》是如用iPad绘画手绘板刻画一样的躯体,同样《水仙花》(Daffodil) 是被静物化的塑料肌肤。在《I Will Never Stop Loving You》中,它们像玩偶一样被组装的器官或身体部件是组成爱欲的关键,但其身首异处之时,有似乎要为拼装后被消除的爱欲挣扎最后的尊严。
钱丽丽
背离的损耗, 2015
假体模特、篮球
20h x 190w x 60d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同样是躯体,钱丽丽的装置《背离的损耗》(Deviation Damage),是一个并置在空间中的荒诞躯体--没有肌肤,它是一个扑倒在地的人物/静物,其中一个腿部被替换成篮球。这类并置显然调动了一种“剧场性”。作为一种独立的维度,“剧场性”(theatricality) 的提法,最近二十年开始受到重视,作为一种戏剧文本研究之外的属性单独予以阐发。随着景观化的消费主义的泛化,剧场性的提出和研究正始于这样的背景,提供了探讨不同时空和地域的主题之间关联的契机。在这个展览中,日常中司空见惯的认知被剥寻常语义,比如西瓜、瓜崽儿这类钱丽丽感兴趣的日常物,她挑战将其剥离出原本的语义,将其陌生化,在与章烟朦的绘画的相遇中,对时空和语义进行重新关联,产生双重的错位和荒诞感。以西瓜这种水果/球体为例,台湾艺术家余政达与新加坡艺术家黄汉明最近合作的作品「西瓜姐妹」(Watermelon Sister)让西瓜变成跨性别群体表达的载体,荒诞又匹配;就物作为图像的符号性,荒木经惟的曾经摄影中,被食用的西瓜已经经典化成为色情的象征。而此刻,钱丽丽的《自称》(Self-Weighing),是西瓜和手提称间丧失主体的相互关系。《二次良性肿瘤》(Secondary Benign Tumor) 中等待被击打的台球,和《飞叉叉》(Flying Fork) 中夹着刀俎的肚皮,这些拼接都使得不同地域和时空下的主体被以相对荒诞的方式被重组与关联。美式撞球和篮球本身是运动/滚动的,在这个群展中被反复强调,组成了无数组重力与回弹的关系组。
周正媛的影像作品《故土》(Mother Land) 与钱丽丽的摄影作品《飞叉叉》(Flying Fork) 中夹着刀俎的肚皮相对, 其中肚皮上的肌肤却显得截然不同。凹凸不平的肚子,妈妈的肚子,有着妊娠纹加之衰老纹路的肌肤,斑驳的山坡土地,展览努力组建这样一组关联词。母亲肚皮上的肌肤,逐渐脱离危险而脆弱、衰老而不堪,演化为坚硬、巍峨、干涸而充满地质肌理的黄土高坡。进而,刀俎和鱼肉之间也隔离了那种血腥的场面。周正媛从杀鱼这种非常普遍的记忆里提取一帧,如风景一样展示给它的观众,蒙太奇式地去剥离和重组时间,以获得共情。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的新片《记忆》(Memoria, 2021)中,青年声音工程师埃尔南说:“你听到的低音取决于音响的设备”。作品《氵每》(Sea) 提示:媒介是她使用特定的声音接收渠道,而每个人的认知选择并塑造了其媒介。
从这些意义上,肌肤和肌理之间的维度,取决于新技术所主宰的通道和个人差异(记忆、爱)之间的交织作用。
文/巢佳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