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画廊欣然宣布即将于9月29日-11月10日呈现艺术家张鹏(Peng Zhang)的个展项目《眷眷之乡》(Nostalgia)。卷着远方草籽、苍耳的山风穿越大都市的楼宇,使得来自乡野山间的力量与美于空间中肆意生长。
张鹏长居于荷兰和中国,专注于大地艺术领域的探索。他的艺术脉络根植于家乡农村的生活记忆,聚焦成长于穹野之下的自身,并将关于土地的经验与知觉转化为创作的养料,灌溉流转于不同的土地之上。
Installation view at De Scheffer, 2021, © Courtesy to the artist Photo credit to Bram Vreugdenhil
在荷兰生活、探索的旅程中,大都市的艺术语境与贴近湿润泥土的根须不断地碰撞、撕裂,又再度找到适应与生长的方式。“Root into new land”,张鹏如此概括自己作为中国农村艺术家在不同的环境中不断迁移、融入的类冲突过程。来自山野的种子在异质的土壤中结出丰饶的果实:在2021-2023期间,他参加了荷兰皇家视觉艺术学院驻地项目,他于2024年获得荷兰蒙德里安艺术基金的赞助,与De Scheffer Prijs奖项的提名。
张鹏
记忆中的村民,2021
苍耳子
12h x 28w x 38d cm/Each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在展览中,大型装置作品“记忆中的村民”(Villagers in Memory)以规整的方式缓慢侵占着现代的建筑空间,絮絮书写着艺术家对田园与大地勾连的眷恋。在创作的过程中,张鹏将自己的“工作室”设定在田地中,以弯腰跪地的姿态延续农耕文明的流传。苍耳被整齐地塑造成棱角分明的方块,如同聚落关系般彼此亲密无间地缠绕;却又彼此独立,以规则的姿态宁静地伫立。
张鹏
编织记忆,2021
桔梗、竹签
尺寸可变 Dimensions variable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Production process of Weaving Memories © Courtesy to the artist
另一件装置作品“编织记忆”(Weaving Memories)则展现了乡村更柔软的一面。粗粝的棒针自然地编织着稻米草和竹子纤维,小农经济中的阴面与阳面于此黏连,屹立一处,密不可分。而城市语境中,对于大地和村庄如丝如缕的乡愁也由此被编织,重整,成为拥有更强适应性的产物,得以被贴身携带、再去往更广阔亦更狭窄的天地。
Installation view at Rijksacademie, 2021-2023, © Courtesy to the artist Photo credit to Sander Van Wettum
此次展出的绘画作品依然续写了张鹏亲密、稚拙而淳朴的创作语言。“村景-日月同辉” (Rural Scenes-Sun and Moon) 、“戏团”(Circus) 、“独舞”(Solo Dance) 、“紫色雨”(Purple Rain) 林立在展陈空间内,以水彩的柔性质地勾勒、晕染出自大地中长出、又被悉心捡拾收藏的记忆碎片。
Installation view at Rijksakademie Openstudio, 2023, © Courtesy to the artist Photo credit to Sander van Wettum
分立的雨滴、叶片、动物的身躯与人体的剪影如同古诗中的意象一般粒粒分明,恰如元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分立的词组即可勾连起集体记忆,再渲染连结成为完整的通用心图。然而,张鹏希望探索的却并非集体意识。在钢铁荆棘疯长的当代都市,乡村与土地反而成为了“无意识”的一部分,成为了深埋基因序列的缠绵怀念。
张鹏
独舞,2022
宣纸综合
140h x 70w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在张鹏的创作中,“记忆”似乎是一个恒远的元素。记忆如此被看重,成为扁平而简化的、刻章般的烙印;却又同时如此隐晦,总是被抽丝剥茧地拉长,转成勾连而难言的羁绊。在展览空间中,眷眷之情带着隐性的悲怆,以昂扬而激烈的情态恣意生长、爬满或外或内的隅墙,将观者带回幻想中的、诞生自身的月夜。或许,正如同黑塞的描述——
张鹏
紫色雨, 2022
宣纸综合
70h x 140w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他们不再试图追求本质,不再企图在这现象世界的另一边追求自己的目标......世界如此美好:夜空的月轮和星辰很美,小溪、海滩、森林和岩石,山羊和金龟子,花儿和蝴蝶都很美。”
文/付若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