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 Ke Gallery-南柯画廊 company logo
Nan Ke Gallery-南柯画廊
Skip to main content
  • Menu
  • EXHIBITONS
  • FAIRS
  • ARTISTS
  • Video
  • NEWS
  • ABOUT
  • EN
  • 简体
Cart
0 items £
Checkout

Item added to cart

View cart & checkout
Continue shopping
Menu
  • EN
  • 简体

造句: 艺术家:陈问村 策展人:付若瑄

Past exhibition
2023年12月24日 - 2024年1月28日
  • 新闻稿
  • 作品
  • 新闻
造句, 艺术家:陈问村 策展人:付若瑄
观看作品
分享
  • Facebook
  • X
  • Pinterest
  • Tumblr
  • Email

南柯画廊将于12月24日带来艺术家陈问村的个展项目《造句》(Make a Sentence)。展览将呈现艺术家近年来在其艺术创作中的探索过程,这些作品关注对于文字力量的尝试,亦体现了艺术家延伸创作与表达的边界的过程

 

陈问村
要一起喝一杯吗? , 2023
金属板,油彩,UV印刷
100w x 32.5h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在陈问村的作品中,文字的元素反复出现在不同艺术媒介的各个角落。这些字词往往是零散而架空的,以“掠影”(Glimpses)的形式驻留在观者的视线中,仿佛在飞驰的汽车上不断经过路边的标语,由文本落在视网膜的瞬间留下强烈却含混的片段性印象。“语言”被拆解成由单个字词构成的基本组分,继而被重组,形成新的艺术表达的语言体系。艺术家借助文字这一会使人“不受控地去理解”的元素,以强势的姿态占领性地传递给观者的艺术内涵。

 

陈问村
E是Engine的E , 2023
布面油画 
180w x 120h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对艺术家而言,创作是他“诉说”的方式。有时候文字仿佛谜语,帮助他在具象化的、追求“意义”的现实世界通过抽象和模糊创造可供休憩或探索的空隙,获得抽离的表达空间。在尝试的过程中,陈问村逐渐构筑起自己的艺术语言体系。他将打散的片段性字词通过这个体系整合,试图使其成为“make sense”的完整景观。其中一半是带有与生俱来的意义的字词,另一半则是绘画、影像等不同形态的艺术语言。

 

陈问村
什么 , 2020
石墨,丝网印刷,帆布,固体油彩,喷漆,布面丙烯
180w x 230h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然而,“make sense”也并不是艺术家所追求的标准答案。进一步拆解这一短语,“sense”不仅仅可以指代“道理”和“意义”,也可以代表“感官”,而这正是艺术家所追求的:用艺术的语言造句时,“理解”就不仅仅局限于对文字的阅读理解,而是一种多感官的交互,联动意识与直觉的共情。

 

陈问村
说明, 2023
布面油画,石墨,丝网印刷
120w x 180h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像组成语言的字符一样,艺术家始终关注如同分子一样构建物质的“基本单位”。在早期作品《比尔 布雷克斯》(Bill Bricks)中,艺术家在油纸上印制了未经切割的半透明纸币图样,并使用来自破裂旧仓库门的木板封印在墙面上。重复的纸币作为基本单位,仿佛重复诉说的词句,令人联想到《闪灵》中著名的‘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的重复书写,一种压抑下的僵化行为和其中暗涌的、即将爆发的宣泄。人对于财富的渴望在作品中被具象化,而其对精神的影响或摧残也借由语言体系变得显然。

 

陈问村
比尔 布雷克斯, 2018
石板印刷,无框
90w x 60h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在其后的创作中,艺术家对于组装的兴趣一直延续,而表现形式也从简单的重复扩展到了不同零件的组装,这似乎呼应了艺术家语言体系和用语能力的扩张。在作品《运作》(How to get a work done)中,陈问村借用了宜家(Ikea)这一经典品牌和其代表的蓝色,并延用了宜家家具需要自己组装的核心特征。整体的物件被拆解成功能分明的零件,并被赋予了近似管理学概念中的流程功能,将社会体系中的程序变得如同组装家具一样可视。作品企图展现的完整信息也如同句子般,由零件的画作单词组成拼接,徐徐展开,如对话般向观者传输。

 

陈问村作品 《运作》(How to get a work done) 局部照片,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对陈问村而言,大学老师的身份使他在创作中一直保持着学习、进展的蓬勃状态。在他看来,这个时代中的我们处于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过程”里。新的技术、艺术语言不断涌现,填补着纯语言的空白,也给艺术家以更自如地表达的机会。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学”的理论主张语言是在游戏般的交互中习得的。语言在使用中被每个使用者赋予了各自所理解的意义,而并没有“本质主义”的绝对意义。对于陈问村而言,创造自己的艺术语言系统也是如此。它在艺术实践中更新、扩张并迭代,而每一件艺术品的产生也就如同“造句”,重点在于创造的过程。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地学习和充盈自己的语言库,将作品像饱含信息的语句一样创造出来,与观者交流并聆听回声。

 

陈问村
娱乐 , 2022
布面油画,石墨,服装标签
120w x 70h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在展览《造句》中,语言和艺术表达是同源的,都具备创造交流的力量和生机。这种力量建构在字、词和短句的基础之上,又由创造性的艺术表达所补全。陈问村的作品不断叩问着二维的边界,以对话般的精神力量寻求多维性的、感官的体验和回应。在这里,粗糙或精炼,含混或直白,都成为了仿佛语言学习一般的螺旋上升过程,吸引人走进,对话;或者阅读,旁观。

 

文/付若瑄

相关艺术家

  • Wencun Chen 陈问村

    Wencun Chen 陈问村

分享
  • Facebook
  • X
  • Pinterest
  • Tumblr
  • Email
回到展览
Manage cookies
Copyright © NAN KE GALLERY
网页支持 Artlogic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his site uses cookies to help make it more useful to you. Please contact us to find out more about our Cookie Policy.

Manage cookies
Accept

Cookie preferences

Check the boxes for the cookie categories you allow our site to use

Cookie options
Required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cannot be disabled.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the website by storing choices you make about how it should function.
Allow us to collect anonymous usage dat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Allow us to identify our visitors so that we can offer personalised, targeted marketing.
Save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