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艺术家:黄加煜、谢灵柔、穆斯塔法·博伽、周豪、俞文杰、王韫纯、吴崇慧、霍尔登·威勒

2025年11月13日 - 11月16日 
介绍
W01
 
南柯画廊(Nan Ke Gallery)荣幸宣布参加2025年上海ART021艺术博览会,于展位W01呈现八位画廊代理与合作艺术家黄加煜(Killion Huang)、谢灵柔(Lingrou Xie)、穆斯塔法·博伽(Mustafa Boga)、周豪(Zhou Hao)、俞文杰(Wenjie Yu)、王韫纯(Yunchun Wang)、吴崇慧(Joyce Chonghui Wu)与霍尔登·威勒(Holden Willard)的作品。
 
展位以黄金时代为主题进行策展布置。以几何状的地砖,壁炉,装饰石膏线与高大的植物致敬近代历史上两次标志性的“黄金时代”——19世纪末盛行于欧洲的“美好时代”(Belle Époque),与上世纪上半叶“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的美学特征与气质样貌。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作为贯穿其中的艺术史风潮,亦在展位的呈现中得到呼应。彼时两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在大量廉价制品的冲击下,艺术创作以手工的力量体现了对于工业复制的抵抗,也同时产生了手工与机械结合的新式工业美学,如装饰艺术(Art Deco)。
 
黄加煜
34度室温暖气片, 2025
布面油画
180h x 150w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展位中心呈现了黄加煜的大尺幅新作。画面中以色彩晕染夕阳照射在人体上的暖调,描摹一天之中的“黄金时刻”,夜色降临前的混沌与柔情。他于今年更深入地探索画面结构,使用室内的墙壁、台面与窗棱进行自然的分割,或使人物主体以整肃的形态正向居中,以创造依附于日常生活而诞生的剧场感。
 
周豪
O.1612154-2, 2016
布面油画
126h x 88w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MUD Gallery
 
吴崇慧
骑乘21分钟, 2025
布面丙烯、油画棒、打印布、铁质角码
120h x 60w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壁炉两侧,树影烘托着周豪的作品,即是设计范式与手工仪式的结合。他于在世时长居日本,大都会车马人声的繁茂,东方艺术传统的写意与严谨,结合人造自然的意趣,构成了线条勾勒的表现力。与之呼应的是对侧柱上吴崇慧的创作。由于服装设计的背景,她使用不同肌理的织物与缝线创造层叠的效果,也用画框的拼接、严谨刻绘的色块与线条表达设计美学的观感。印制照片的内容是来自城市边角的生动发现,表现对于人造物的兴趣。
 
谢灵柔
涟漪, 2025
布面油画
130h x 100w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谢灵柔的创作同样体现出了鲜明的层理结构。她着重探索当代女性的处境:在表层中,她细致地刻画花卉与器物,以极其精细的描绘体现纤弱与韧性并存的气韵;而里层具有清晰边界的女性肖像则如同平行世界,也代表被窥见的真实。脆弱易见的悲伤与顽强不屈的生长同样在此刻交叠,成为窥见时代性的写照。
 
王韫纯
含羞草, 2025
密度板丙烯及油画
130h x 107w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壁炉正中,王韫纯的画作延续了新艺术运动的梦幻表现力,以几何色块的碰撞勾画植物与符号的形态,以构成具有超现实观感的灵性。她以柔和而精确的笔触描绘月相轮转,坠入睫毛与眼眸,展示思维跳跃的动向。
 
俞文杰 
破晓时梦见了一个预言#3-2, 2025
棉布、亚麻布、弹力织物、纯棉缝纫线、沙子、色粉、树脂以及木器漆
106h x 160w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穆斯塔法·博伽
未命名3, 2025
织物、刺绣线
62h x 72w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对侧,俞文杰与穆斯塔法·博伽展现了生长于不同土壤的花卉。以映照而开的姿态,捕捉黄金时代叙事的迁移、流转与交汇。俞文杰的作品追寻“徜徉”的主题,探索于画面性之上生长的动态。底面疏松的笔触如同土壤,烘托边缘锋利的花朵盛开其上。穆斯塔法则使用手工绣绘的方式表现更加平面化的形态与冲击感。使用细密的绣线,他希望唤起亲密而缓慢的感受,以对抗当代数字文化的易逝。
 
霍尔登·威勒
雾中作画的艾登, 2025
布面油画
61h x 51w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而在霍尔登·威勒的作品中,对于记忆的感受被真挚地呈现。在他的笔下,波特兰地区的自然与情感力量被不断地描摹。他以光线的变化表达共通的感受,将画面中原本暗调的阴影部分转化成明亮的黄金光晕,以重现回忆的质地。
 
狭义的两次“黄金时代”已然远去,也依旧被反复怀念。如同《午夜巴黎》的故事,人们渴望回到过去的浩大与繁茂,回到“过去”或者“更过去”。而眷恋、期待、笋生的新事物和对于城市的感知,在今天也依旧在延续,在折射黄金色的光晕。在信息爆炸、技术异变与话语权更迭的拉扯中,艺术亦承袭着其一以贯之的抵抗力,用手工的质感与创作的推想,坚持续写仍旧金光闪烁的当今。
 
/付若瑄
作品
展览现场